文件時間戳 – Linux 中的 mtime、ctime 和 atime

在處理目錄和文件時,您可能需要了解 Linux 文件時間戳,例如更改時間 (ctime)、訪問時間 (atime) 和修改時間 (mtime)。 Linux 文件、目錄、套接字具有三種不同的時間戳——mtime、ctime 和 atime。

在 Linux 中工作時,您可能會得到以下問題的答案:

文件內容的最後修改日期是什麼時候? 上次打開/訪問文件是什麼時候? 文件的所有權、權限等屬性上次更改是什麼時候?

另請閱讀:Linux 查找最近幾天修改的文件

在這裡,我們將詳細解釋 Linux 中的每個文件時間戳。

mtime – 上次修改時間

Mtime 或修改時間是最後一次更改文件內容的時間。 “修改”是指文件中的某些內容被修改或刪除,或者添加了新數據。

將 -l(長列表)選項與 ls 一起使用,您可以看到修改後的時間戳。

ls -l 的輸出

ctime – 上次更改時間

Ctime 是更改的時間戳,指的是對文件屬性(例如所有權、訪問權限)所做的更改。 這是與文件相關的元數據發生變化的時間。

要查看更改時間戳,請使用 -lc 選項:-

ls -lc 的輸出

atime – 上次訪問時間

Atime 或訪問時間戳是上次讀取文件的時間,由進程之一直接或通過命令和腳本讀取。

使用 -lu(訪問時間)選項和命令 ls 查看訪問時間。 可以看到同一個文件的修改時間和訪問時間是不同的。

ls -lu 的輸出

使用 stat 命令顯示 mtime、atime 和 ctime

大多數 linux 發行版都帶有 stat 命令,可用於以更方便的方式顯示所有時間戳。

要查看特定文件的修改時間、訪問時間和更改時間,請按如下方式使用:-

stat 命令的輸出

時間戳首先以 Unix 紀元以來的秒數生成,它將秒數轉換為系統時區的日期和時間。

結論

不幸的是,我們將無法使用 ctime、atime 或 mtime 找到文件創建時間,或者我們必須使用 debugfs 命令。

在本文中,我們了解了 Linux 文件時間戳以及訪問時間、修改時間和更改時間。 非常歡迎您的反饋。